鱼身上长白点没事吗?

麦茜弦麦茜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告诉你答案,鱼的白点病是由寄生虫(异尖线虫)引起的,会破坏皮肤组织,导致皮肤破损而发炎,严重时会出现溃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 所以,鱼的白点病必须要治! 但是,由于白点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在药物难以到达的体表皮肤组织中,寄生虫依然可以存活,使用外用药浸泡或者涂抹患处只能达到消炎的作用,并不可能彻底杀灭体内的寄生虫。要想彻底治疗,就必须药浴浸泡。

在药浴的过程中,最好能将身体全部浸入水中,这样效果才是最佳的;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至少也要让病鱼保持半小时以上,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至于药浴的药物,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但是,要注意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对鱼造成刺激而导致病情加重。

对于体表的白色小点,可以用剪刀将其剪除掉,这样可以减轻寄生虫的寄生场所,有利于治疗。 如果采用以上方法治疗,白点症状应该在数天内逐渐消失。 当然,平时做好预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来临之后,更应加强管理。具体可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水体的净化,减少有害物质产生。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以保持水质清新,降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2、适当增加水温,提高溶解氧,减少应激反应发生可能性。

3、注意饲养密度,避免因为密度过大而导致鱼儿相互残杀,或者因争食而咬伤感染。

4、注意及时换水和充氧,防止因缺氧而产生有害细菌或寄生虫。

5、注意及时清除体内垃圾,减少体内病菌的含量,提高抗病能力。

官杉梅官杉梅优质答主

一般鱼一旦身上长了白点之后,那是患有白点病了。白点病对于一些新手朋友们而言,还是比较难以防治的,也是一般最常见的疾病。白点病其实很容易传播的,主要就是水质被感染之后,缸内的清洁度受到影响而造成的。因此预防白点病,最主要就是做好水质的清洁保护工作,保证水质的清洁度,并且还要做好各种防护工作,避免白点病入侵鱼缸之中。下面就来讲讲具体的防治方法吧。

白点病的病原体是小瓜虫,其繁殖能力非常的厉害,可以在水中分裂繁殖,因此感染之后在病鱼身上的白点就会越来越多,而小瓜虫在繁殖成熟之后,会重新钻回水里进行分裂繁殖,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感染。所以白点病是很容易扩散的,而且其在15度以上的水中可以正常进行繁殖,而在15度以下的水中难以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水温来抑制其繁殖。一般如果鱼缸水太脏之后,就容易有白点虫滋生,再通过饲料中的残渣和排泄物提供营养逐渐成长之后,慢慢就会造成白点病的爆发了。

因此防治白点病,首先要保证水质的清洁,如果水质太脏,那是很容易滋生小瓜虫的,而小瓜虫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就会吸附到鱼的身上,从而造成白点病的感染。因此这点上讲,就是需要做好水质清洁处理,保证水质的清洁度。还有就是喂食的时候,要保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均衡,喂食也不能太饱,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而小瓜虫怕高温,一般在30度以上的水中难以生存,因此可以提高水温来治疗白点病。

所以如果发现鱼有白点病的话,这个时候需要把病鱼隔离在容器中进行喂养,然后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再把容器中的水温提上去,保持在30度左右,一般只要能保持两天,白点病就能治好。所以治疗白点病就是提高水温,同时还可以在水质中加入适量食盐来治疗。除了治疗外还需要做好预防,保持水质清洁干净,平时喂食的话,也要避免投喂过量,防止污染水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