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会说话的鹦鹉吗?
以前有,现在没有了。 会说话的鹦鹉,指的是能学习人说话的鹦鹉。这样的鹦鹉在野外是根本没有的。目前所知的会学人说话的鹦鹉,都是来自笼养或者圈养的群体。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喂食、逗玩),那么这种鸟肯定是不会说话的。 之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会说人话的鹦鹉,是因为人类长时间(几十年上百年)对鹦鹉进行“训练”的结果。
有些鹦鹉确实具备语言学习能力,尤其是雀形目鹦鹉科的鸟。它们和人类的互动性很好,又喜欢吃人类的食物,很惹人喜爱。于是古人就发现了它们的这个特性:能够模仿人讲话。 于是一种新的娱乐项目诞生了,人们开始饲养鹦鹉逗乐。并且把鹦鹉学会说话看作是件相当有趣的事情。
在《红楼梦》中就有关于鹦鹉学舌的描述: “黛玉笑道:‘你们听听,这倒像话,再不得了,明儿我也学着去罢!’众人听了,越发笑起来。” 不过,作者曹雪芹是满清贵族,家境富裕,有这样的描写也不足为奇。
到了晚清,上海等地出现了“鹦鹉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鹦鹉,有的色彩艳丽,有的聪明伶俐,能够学习人语,让人爱怜。 但为什么现在我们很少看到会说人话的鹦鹉了呢?原因很简单,这些能与人交流的鹦鹉主要栖息地位于东南亚地区,而欧洲、北美洲也有少量分布。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这些喜欢群居的鸟类具备迁徙能力——可以飞到北美洲过冬。于是,随着鸟类的迁徙,一些个体会通过人为因素进入其他地区。
由于这些能学人话的鸟比较聪明,而且食物喜好和人相似,所以很快就在外地适应了新的环境并快速繁殖。加上外国人对这类动物有兴趣,喜欢饲养,因此这些小鸟的外销也迅速增长。 到了90年代初期,国外已经很难找到会说人语的鹦鹉了。有些喜欢探险的朋友可能会在丛林中发现野生的同类,但它们已经不会再跟人学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