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上为什么出血是怎么回事啊?
我也不知道原因,我只是个养鱼爱好者和业余水产养殖人员而已。 我有养金鱼、锦鲤、鲶鱼、甲鱼等经历;有过在稻田里养鲫鱼,河沟里养黑鱼、草鱼的体验;现在正在试验池塘里养鲤鱼、池塘旁边搞花鲢、白鲢的混合养殖。 就这些经验告诉我,鱼类可能因为疾病、外界环境刺激(温度、酸碱度、含氧量)以及自身代谢问题出现体表创伤或出血的症状。 但引起鱼体体表损伤和出血的原因太多太杂了,我不敢妄言。 题主还是把鱼儿放在明亮处,让它适应一下光照环境再说吧! 另外提醒一句,别给小鱼换水,你从鱼缸中舀出的每一滴水都可能带有你的身体微生物,对小鱼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小鱼状态持续恶化,建议你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吧! 你养的应该是热带鱼吧,那么你可以尝试保持水温在28℃左右,然后加入浓食盐浸泡片刻再行观察。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大部分热带鱼来说,1%左右的食盐浓度就相当于人类用的生理盐水,这个浓度的食盐溶液不会对鱼造成直接的毒害作用。 以上均为个人理解及经验,仅供参考。
其实,正常情况下鱼体内是含有血红蛋白,这也是为什么鱼肉呈现粉红色(鲑鱼、金枪鱼等)或者红色(草鱼、鲤鱼、鲫鱼等)的原因。鱼体内部组织和器官里也流动着血液,比如心脏、血管、肌肉和骨髓等。因此,鱼在宰杀之后,出现一定的流血现象是正常的。如果鱼被宰杀后,流血现象过于严重,可能是运输过程中出现脱水,剧烈的应激反应所导致。
运输过程中脱水会引起应激反应,是鱼身上容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鱼在被宰杀之后,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摊贩—农贸市场—消费者—厨房—餐桌。有些时候,为了节省成本或减少麻烦,鱼往往是在被活杀之后直接卖给了消费者,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伴随着一个极为不健康的关键环节——长途运输。
鱼在经过长途运输的过程中,通常会由于空间过于狭小、水体严重不足、供氧严重不足等原因,引起鱼的脱水和严重的应激反应。脱水和应激反应会导致鱼体内的肾上腺素含量严重增高,而肾上腺素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血浆渗透压增加和血管内血量增加。血液在受到不断增加的压力时,很可能冲破血管壁的束缚而进入肌肉等组织,造成淤血和组织液内血量的剧烈增加,所以鱼被宰杀后,出现大量的流血,其实是运输过程中脱水引起应激反应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