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有没有得狂犬病?
临床上一般通过既往的免疫史来判断,如果曾经接种过狂犬疫苗,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疫苗注射记录,就可以判断为免疫合格; 也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狂犬病抗体水平来判定(方法包括间接血凝试验、ELISA、Wb等),若抗体水平能达到保护性浓度则认为免疫有效,反之则需要重新接种疫苗并检查抗体水平是否达到保护性浓度。
但上述检测只能反映受检者近期的免疫状况,对于既往免疫是否成功的回顾性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 为了准确判断疫苗接种效果和是否产生抗体,目前最可靠的方法是采集患者全血标本,使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鉴定,但此项检查需要送到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还可以进行蛋白印迹分析或核酸分子杂交检验,以确定有无病毒的基因片段表达,如有表达则提示病毒在体内增殖。不过这些方法都是鉴定感染的途径以及感染的程度,而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但由于其发病急骤且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支持治疗改善症状和提高抵抗力,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休息及预防合并症等方法,而抗生素对治疗狂犬病无效。最佳的预防方式就是避免被犬类等动物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