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狗注射疫苗是什么?

危国安危国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刚刚做过科普,就拿来这里回答了。 首先说为什么要给狗狗注射疫苗呢? 因为病毒性疾病可以通过疫苗接种而得到预防!

按照我国宠物疫苗免疫程序规定(注意这是规定不是推荐免疫程序),幼犬出生45天就应该接种第一针疫苗,此后21天左右接种第二针疫苗,再之后30天左右接种第三针疫苗。而狂犬疫苗则需要在第三针疫苗后的15-30天内接种。 那么疫苗是如何起到预防作用的?又有哪些危险可能发生在接种疫苗后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

疫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实现的。所谓“产生相应抗体”就是说一旦病毒入侵机体,相应的抗体就会迅速与病毒结合,进而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使得它们能及时识别并清除侵入的病毒。 所以,如果接种疫苗得当,疫苗就能够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但是,如果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如何处置呢?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正确的疫苗呢?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疫苗成分。 目前可用于动物疫苗制剂的疫苗分两种,一种含细菌类抗原,称灭活疫苗;另一种无细菌类抗原,称弱毒疫苗。 无论何种类型疫苗其成分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即疫苗中含有的细菌或病毒型株,都不会因为灭活或者弱毒而有所增加。所以,灭活苗和弱毒苗都具有相同的危险性。

一般来说,当疫苗被动物机体识别后,会立即启动机体的防御系统,此时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对抗病毒的侵袭。 细胞免疫是指T淋巴细胞致敏,释放淋巴因子,直接杀伤病原体;体液免疫是由B淋巴细胞致敏,通过合成和分泌抗体的方式间接杀灭病原体。 当然,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杀灭,最后都必须经过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杀死病菌的物质输送到细胞内部,彻底杀死病毒。

不过,尽管疫苗中的细菌和病毒被消灭了,但疫苗本身是一种外源物质,动物机体并不希望它的存在,疫苗会引发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反应。 如果反应轻微而且短暂,则不会对机体造成伤害;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久,则有导致动物死亡的严重后果。 所以,在疫苗接种过程当中及接种后,我们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的反应如接种部位的肿胀、疼痛、发红、发热等;全身反应如乏力、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 但这些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持续时间较短,无需特殊处理,适当加强护理即可。 如果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或是持续发热不止,应立即就医诊治。 对于某些特殊的个体,比如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动物,妊娠中晚期的母畜,刚出生的婴犬,抵抗力低下的动物,在接种疫苗时及接种后须多加留意,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另外,对于个别敏感的动物,在疫苗接种前后可适当使用抗过敏药物减少疫苗的不良反应。 在为动物接种完毕后,应妥善保存剩余的疫苗,切忌反复使用。

苗俊新苗俊新优质答主

注射疫苗是狗与人健康的重要保证,注射疫苗在宠物医院里是最为普通的疫苗。疫苗是用微生物或者毒素的抗原物质制作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在注射疫苗之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性能力,当受到疫苗所对应的病原体侵袭的时候,能够因为具有了免疫力而达到预防疾病的功能。

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够制作疫苗,像狂犬病这种高度感染并导致死亡的疾病就有疫苗,但是艾滋病虽然大家都知道是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所导致的,但是目前仍然没有能够使用的疫苗。

目前在宠物临床医学中,可以给狗狗注射的预防犬瘟、细小、副流感、传染性肝炎以及狂犬病的疫苗,有的疫苗中将犬瘟热、细小、副流感、传染性肝炎合并在一起,叫做四联疫苗,而有的将狂犬病疫苗也合并在一起,叫做五联疫苗。对于预防犬瘟热、细小、副流感、传染性肝炎是不需要每年注射的,但是狂犬病疫苗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每年注射一次。

注射疫苗最适合幼犬,在打完所有的疫苗之前,最好不要让幼犬到外面去。如果从外面把幼犬买回家里,那么就必须要知道它是否注射过疫苗,注射了哪些疫苗,注射疫苗的程序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那么就需要从第1针开始注射。注射疫苗通常是每隔20天注射一次,5个月大的幼犬需要注射3次疫苗,7-8月龄的大狗需要注射两次疫苗,9月龄以上的成犬注射一次疫苗即可。

注射疫苗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幼犬和成犬的身体状况是良好的,没有拉稀、打喷嚏、眼睛发炎等问题,如果身体不好需要等痊愈后再注射。如果注射疫苗以后有拉稀、精神不好状况出现,如果不是很严重,一般都可以自愈,没有关系。如果很严重,则需要到医院去做相应的治疗。注射疫苗时所用的针头都是一次性的,但是不排除会有极少数医院使用劣质针头,或者重复使用针头,如果在注射后幼犬或者成犬有严重的发病等不良状况发生,则需要带狗到当时注射疫苗的医院进行确认,以明确是否是由于注射时针头问题等医院责任造成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