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接种狂犬疫苗?
昨天,央视播出了一条关于狂犬病的新闻《被狂犬病毒侵袭的孩子》,相信很多人看了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原来,现在狂犬病仍然在以惊人的速度肆虐着人类。 2016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全球每年大约有5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5%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发病人数在1000人左右,死亡近100人。 在广东、浙江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每年的发病率甚至达到4%至5%左右。
而更让人感到恐慌的是,现在狂犬病已经实现了零疫苗暴露率的突破——也就是说,在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情况下,人类已经被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一旦确定暴露于有传染性动物,应立即处理伤口并评估感染风险,为预防感染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特别想知道:怎么判断自己会不会得狂犬病?该怎么应对可能的感染?
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即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才有危险。一般情况下,只要做好伤口的处理和疫苗的接种,就能有效预防狂犬病。 不过,如果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就得小心了: ·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出现可见的伤口;·伤口深度超过皮肤厚度;·单处伤口面积小于等于20cm²,或者多处伤口累计面积达20~50cm²,同时需要考虑伤口的污染情况、伤口与组织器官的关系等;·伤口局部红肿、渗液;·伤口部位出现疼痛、瘙痒、麻木等异常感觉;·出现发热、乏力、头晕、头痛、呕吐、腹泻等情况。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检查伤口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清创(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 一般来说,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可以有效避免感染的。但必须强调的是,必须在接种狂犬病疫苗72小时内,才能发挥效果。 如果没有在72小时内接种疫苗,是否就一定会得狂犬病? 也不尽然。虽然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来抵抗病毒,但是抗体在体内发挥作用有一个过程,而且抗体滴度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保护性水平。
如果在72小时内未及时接种,也不要慌张。应该尽可能多地摄入疫苗,争取在身体产生充分抗体前,不让病毒侵入体内。 还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打狂犬病疫苗。比如,孕妇接种死疫苗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婴幼儿肝脏功能和肾脏功能都不完善,接种的疫苗可能无法代谢,留在体内的疫苗成分可能对宝宝产生影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同时,专家也特别提醒,对于已经免疫失败的患者,再次接种时,应采用不同型别的疫苗(目前常用的疫苗均为多基因工程流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以获得满意的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