鹩哥为啥会说话?
在动物界中,很多动物都会发出类似人类的语音。除了我们人类,会使用语言的物种有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等灵长类;海豚、鲸鱼和其他海洋哺乳类;部分鸟类(黄鹂、八哥、鹦鹉)和一些昆虫(蚂蚁、蜜蜂和黄蜂等)。 这些能够模仿发音的物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大脑皮层语言区受到损伤或者未完全发育而丧失了表达能力——它们不会说话了!但动物学会的语言都是简单句,而且只能重复别人的话,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意思。例如,训练动物说“欢迎光临”、“我爱你”之类的短句是可以的,但是让它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就难上加难了。
其实,大部分动物学习语言的能力都很差。比如,要让一只刚出生的婴儿猩猩学会一种新语言,通常需要6个月的时间;而要让猴子学会一种新的叫喊声,则需要长达数周的训练时间。所以,不要指望你的鹩哥能和你聊天,它可能最多只能唱唱几句歌词。 那么,为什么有的鹩哥会学人说话呢?原因在于它们具有发达的喉头肌肉和舌部神经系统,能够通过反复练习而掌握人类的语音,这是别的鸟无法比拟的。它们的脑袋很大,脑容量也很大,这就为言语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的人类婴儿也有学习语言的天赋,但是到了3岁如果还未开口说话,那么就很有可能成为“语言迟缓现象”。这种语言迟缓大多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没有激活所致。不过,一旦遇到合适的刺激环境,仍然可以学会说话。这和我们常说的“聪明绝顶”有一定相关性。有些聪明的鸟,确实也拥有较大的大脑和比较灵活的神经系统。 如果你家的鹩哥突然开始学习你说“你好”或“再见”时,别感到意外;如果你想测试一下它的语言能力,不妨跟它说说“我的这个袋子里有吃的”,看看它能学你做什么……当然,最直接的检验方法,莫过于和它玩个“你拍手我学你”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