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鬣蜥皮肤病怎么治?

王秀英王秀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要你分清两个概念,“皮肤病”和“寄生虫病”。 皮肤病的病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外源性因素,又包括生理性和药物性两种;另一类是内源性因素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和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而题主所说的绿鬣蜥的皮肤病我猜测应该是生理性的。因为绿鬣蜥属于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而变化,无法自行调节。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时,绿鬣蜥通过排汗(绿鬣蜥没有汗腺)来降低体表温度,从而保持体内温度在正常的范围内。而当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时,绿鬣蜥则通过肌肉打颤的方式来增加表面积,进而提高体热散失,维持正常体温。当然,在正常的温度下,绿鬣蜥会通过呼吸作用来产生热量,维持体温。 上述过程其实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绿鬣蜥的皮肤会大量脱落,露出里面鲜红的组织,这是正常现象。但若脱落的表皮组织过多,就会成为皮肤病的诱因之一,使得皮肤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入侵,引起皮肤感染。所以,绿鬣蜥的皮肤病大多是由营养代谢异常、温度过度或不足以及寄生虫等引起的。

下面说说如何解决绿鬣蜥的皮肤病。 对于因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可以使用体外驱虫药进行处理,按照说明书进行投喂即可。对于因温度不适引起的皮肤病,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调高或者调低饲养环境的温度至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绿鬣蜥能承受的极限温度为35℃/25℃(高温和高湿都能够增加体表温度,因此计算结果只代表最大耐受程度,而非最佳生长温度)。对于因营养代谢问题引起的皮肤病,则需要调整喂养方案,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避免造成消化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必要时可以投喂益生菌(宠大益生素)帮助消化,维护肠道健康。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细菌、真菌、病毒都有可能引起相似的症状,在上述处理措施的同时,最好配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和抗真菌剂(如制霉菌素片),巩固治疗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