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皮肤上长了个肉疙瘩是怎么回事啊?
狗狗皮肤上的小肉瘤,根据其外形、质地及功能的不同,可大致分为皮下肿瘤和毛囊腺瘤两大类。 1.皮下肿瘤主要指发生在真皮层以下,与体表无直接开口的肿瘤,根据其形态特征又可分为结节性瘤、乳头状瘤及囊肿等几类。 (1)结节性瘤:是犬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多发于颈部、背臀部及四肢腱膜下部,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与皮肤紧密相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颜色同正常皮肤,通常无明显症状,个别瘤体生长较快,直径可达5cm以上并伴有痒感。 (2)乳头状瘤:多发生于眼、鼻等处,由一个细胞增生而成,呈单发性结节,与表皮不相连,质地较坚实,大小不一,颜色与周围皮肤相同或略红些。
(3)囊肿:多为先天性,常见于头部、颈背部、胸部及腹部的皮肤,单个或多个,与表皮不相连,界限清,活动度好,质地柔软,按压有波动感;部分病犬在患处表面常覆盖鳞屑并脱毛,但不继续扩大,也不发生溃烂。 上述几种病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局部皮肤肿物逐渐增长,如果迅速增大,或有破溃和出血时,则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
2.毛囊腺瘤 (1)脂溢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头皮部位,初为污秽的痂皮,后形成油腻的结痂,脱落后露出湿润、糜烂面,逐渐恢复为粗糙、干燥、覆有硬痂的头发,有时合并感染而并发脓疱。
(2)真菌感染:由霉菌引起的皮肤炎性疾病,表现瘙痒剧烈,病犬常有搔抓、啃咬或摩擦患部的动作,患处皮肤潮红、肿胀,有渗出液和结痂,严重时可出现水肿甚至坏死。 诊断要点 由于犬的皮肤肿瘤大多属于良性,且外观变化不明显,早期诊断不易,常常待出现明显症状时,诊断才能成立。应注意观察和捕捉可疑的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可进一步判断病因。
防治措施 对于犬皮肤的良性肿瘤,一般在给予抗生素等对症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使用免疫抑制疗法,以预防或减少肿瘤复发,延长病犬生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