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螨虫如何治疗?
猫寄生虫分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两种,而外部寄生虫中又包括寄生虫幼虫(线虫)和寄生虫成虫(节肢动物)。 体内寄生虫比较复杂了,一般有蛔目异尖科、蛔目绦目异尖科、原生目吸虫科等,这些虫子在消化道里发育成较大虫体后,就会钻出来,在消化道内蠕动,寻找缺口钻出来。
体外寄生虫相对较为简单,常见的外寄生虫主要是螨虫,其次是蛔虫等。其中螨虫又分为寄生性螨虫和寄生性螨。 现在宠物医生临床上主要给宠物治疗的寄生虫以蛔目异尖科和蚤目异尖科为主。
首先来说说线虫类的虫子,比如蛔目的异尖科,这类虫子比较喜欢蠕形昆虫或者甲壳类动物作为食物,它们主要的繁殖场所就是在消化道里,因此当虫子较多时,会出现较明显的胃肠道不适,呕吐等症状;如果虫子大量繁殖,就会在消化道上爬来爬去,通过消化道壁的皱褶,钻进胆道或肠道壁的细密绒毛表面,从而诱发急性炎症反应,这时候主人可能会看到猫咪拉肚子,大便里有白色黏液或者条状虫体。
如果此时不进行处理,那么几天以后,虫子死亡,虫体被消化液分解,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臭味,同时伴随腹泻频繁的情况。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感染了线虫的猫咪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有的可能仅仅是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这时主人们也可能没有注意,毕竟这些小烦恼太普遍了嘛!但是不处理又会一直存在,所以需要使用一些工具进行驱虫工作。
常用的驱线虫药 阿苯达唑 ,因为效果确切,目前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宠物临床。
预防性的用药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每个月可以给猫咪喂两三次盐酸阿咪嗪,对蛔目的异尖科、蛔目的绦目异尖科和线虫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除了线虫外,还有一些寄生虫是节肢动物,比如在皮肤上爬行的小黑虫就是蚤目异尖科的蛔目异尖科,这些虫子也会咬人哦~ 当发现身体有小黑点跳蚤或是经常看见小猫用爪子在自己脸上挠痒痒的时候,就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寄生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