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哪几个状态表示它老了?
猫的老与年轻没有明确界限,一般是以年龄来区分,比如6个月以下的幼猫称为小猫;6个月以上至3岁的猫称为成年猫;而3岁以后的猫,就进入了老年期。 当然,这是最浅显的划分方式,更精准一点的年龄分界是:12个月以下的小猫为年幼时期,12个月以上的猫为成年猫,4岁以上的猫为中老年期,4岁以下的猫为婴幼儿期(这个划分方式比较别扭)……
除了以年龄划分老猫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猫的身体情况、行为表现等划分老猫。 如果家里养的猫咪身体健康,没生过什么大病,一年体检两次,平时也没有什么异常症状,那么在6岁以后,就可以算作老年猫了——尽管这时候猫的生理机能还在运作,但是体能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过,大多数猫咪都活不到6岁,很多在3岁时就进入老年期了。
如果家里的猫3岁了,或超过3岁,又恰好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那么不管它状态好不好,情绪高不高,只要出现体质弱、疾病反复等情况,就要考虑它是老龄猫了。 老龄猫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都很差。 不过,每个动物都有其自然寿命,猫也不例外。其实,绝大多数猫都能活到8年以上,如果是繁育品种的话,甚至有能活到10年以上的。 所以,如果家里的猫到了老年期,也不要过度担心,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爱就可以了。
衰老是所有生命体都无法避免的,就连寿命普遍长于人的猫咪也不例外。猫的平均寿命是14—16年,2岁以上为成年猫,8岁以上即步入老年。和人一样,猫老了之后也会变得体弱多病,但与人类不同的是,猫的衰老往往病来如山倒,前一两周可能没有任何异样,过了几天病了就很难治了,猫咪的很多老年病(比如肾衰竭),是不可逆的疾病,治好后也只会维持一段时间。因此当猫上了年纪,猫主人一定要学会分辨猫咪是否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异常,带去兽医处看看。
那么一只老年的猫,它可能得哪些疾病呢?又会在哪些方面出现异常呢?
首先是口腔、牙齿问题,这也是猫科动物乃至很多动物的通病。它们通常不会自己照顾牙齿,在口腔和牙齿出现问题的初期,主人是察觉不到的。等到发现猫咪进食困难、磨牙等异常时,牙齿和口腔的情况已经十分糟糕了。很多老年猫都可能存在肾衰竭的问题,和人类差不多,由于肾脏负责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平衡,因此肾功能减弱的猫,会多喝水多小便,精神变差,甚至出现呕吐等症状。而因为90%的猫都不愿意喝水,很多老年猫可能同时还会伴随胆结石、尿结石等问题。老年的猫因为消化系统能力减弱,通常肠胃也不太好,可能不时出现拉稀呕吐的问题,如果经常拉稀,猫就会脱水和营养不良。
此外,猫年纪大了,很可能出现高血压的问题,和人一样,高血压也可能引起脑或眼部的问题,从而导致身体一侧瘫痪或突然眼睛失明。老年猫,特别是肥胖的老年猫,也有可能患上糖尿病。此外,心肺方面的疾病,比如哮喘、心脏病等,年老体弱的猫也可能患上。除了各种疾病问题,老年的猫运动量减少,关节肌肉老化,也可能患有骨关节炎,主人一按压关节,它就会出现哼唧或者躲避等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