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怎么测抗体?
现在还没有针对猫的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与人相似,采用血清学试验检测抗体,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用已知抗原做抗原进行检测,若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存在,则出现抗原抗体特异结合,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沉淀线或结晶环,其阳性结果可以确认感染过该病原体,但无法确定抗体水平。 间接法是用酶标记的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体,需要特殊的仪器,操作比较复杂,目前临床上很少应用。 还有一种免疫荧光检查,是利用荧光抗体标记的方法来检测组织细胞内病毒感染的情况,但是该方法的操作繁琐并且费时,对于临床检验来说不太实用。 目前对猫进行传染病病原学诊断主要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的方法。
1.病毒分离鉴定 病毒分离培养是一种较传统的鉴定方法,可初步鉴别感染的病原体,为后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但由于条件限制,此方法耗时较长且不能对所有病原体进行鉴定。 临床上一般采集病猫的眼分泌物、鼻腔内分泌物、咽喉部位以及粪便等做病毒分离培养。一般认为,假如能在猫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有病毒的生长,即可诊断为该猫感染了该种病原体。 但是,病毒分离需时较长,如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病原体,则应分步进行,以免因重复接种引起混合感染。
2.血清学检查 临床上常采用血清学检查的方法检测猫是否感染,特别是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猫瘟热),通过检测抗体的存在来确定疫病的存在。血清学检查的方法包括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血凝抑制实验、免疫荧光试验等。 其中,中和试验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可以检测出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血清学试验能检测抗体水平的改变,但不能确定抗体的来源。所以,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抗体呈阳性,也只能说明动物曾经被该病原体感染,而不能作为判定感染状态的依据。 为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血清学检查前,必须严格遵循有关检测标准与操作规程。另外,应注意所使用仪器的灵敏度,以避免假阴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