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发热怎么办?
猫咪发热了,主人首先应该测量一下它的体温,判断是否真的发热。 正常猫咪的体温在38~39℃之间(直肠温度),成猫低于这个值可能是发热,高于这个数值可能是低温。但幼猫、发情期的猫咪和刚运动的猫咪体温会偏高,超过40℃以上也是正常的。 如果真是发热,那么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感冒:猫咪受凉出现呼吸道感染,导致身体发热、流鼻涕、打喷嚏;
2.寄生虫:猫咪体内有弓形虫等寄生虫感染时也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3.传染性疾病:猫咪感染病毒性传染病,如疱疹病毒、杯状病毒、犬瘟等也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应及时治疗;
4.其他疾病:猫咪肾脏出现问题或患有慢性泌尿道炎症时也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当猫咪发热时,首先应给它降温,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用冰块帮助它散热,或是用温水擦拭全身,帮助毛孔张开,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带走热量。但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理想或高温持续,应立即带它到医院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疾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有发热的表现,但在病程中后期就不会再有发热症状,因此不能认为只要开始发热就一定是病态表现,而要及时分清病因,对症治疗才行。
猫咪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有些病原体比如“猫鼻支”病毒、衣原支原体等,是常见的引起猫咪发热的病原体。通常除了发热外,还会伴随有流鼻汁、喷嚏、眼睛异常、精神不振、食欲差等症状。也有由于体内病变引起发热的,比如胃肠疾病、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也会引起发热、有些疾病,比如胰腺炎、胆道阻塞等,临床症状表现比较典型,而有些疾病,如慢性胃肠炎、肠梗阻、肠套叠等疾病,当疾病早期时发病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是由于发热引起不愿意吃东西,而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猫咪发热,通常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拍腹底X-光片、做血液生化检查等,明确病因后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引起猫咪发热的病因通常都是比较内源性的,仅仅依靠降低体温是没有用的,而且猫咪不能使用人的退烧药。
治疗通常需要静脉输液进行消炎和补充营养,如果猫咪不愿意吃东西,还需要肌肉注射增进食欲的药,一般经过3-5天的治疗,如果病情得到控制,会重新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CT、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直到确诊疾病才能进行治疗。